作为板球项目纳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后的重要国内赛事,为期12天的202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区森兰无界体育公园圆满落下帷幕。
比赛涌现不少好苗子。
本届锦标赛吸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9支精英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与,分设男子专业组、男子非专业组、女子专业组、女子非专业组四大组别,通过赛制创新、高水平竞技和普及推广,全面展现中国板球运动在奥运新周期的蓬勃发展态势。
赛制革新,推动全民参与
本次赛事历时两周,覆盖男女专业与非专业全组别赛事,是国内板球运动规格最高、参与面最广的综合性赛事之一。
赛事组委会对赛制进行了优化调整。
为兼顾竞技性与普及度,赛事组委会对赛制进行了优化调整。男子专业组采用“小组赛+半决赛+决赛”晋级模式,确保顶尖队伍在高强度对抗中决出胜负;男子非专业组、女子专业组实行单循环积分制,为业余爱好者与专业梯队提供公平较量的平台;女子非专业组则采用双循环积分制,延长比赛周期,让更多队伍充分展示实力。
同时,赛事全程通过高清信号直播,借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专业镜头实时捕捉击球、防守、跑位等精彩瞬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线观赛,有效扩大了板球运动的影响力与传播面。
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均展现出极高竞技水准。8日落幕的女子组别赛事,山东队、沈阳体育学院队、中国香港队在女子专业组分列前三;非专业组方面,上海政法学院队、上海厉至优板球俱乐部、济南职业学院女队等队伍在循环赛中展开激烈对抗。
女子非专业组则采用双循环积分制,延长比赛周期,让更多队伍充分展示实力。
之前结束的男子组别赛事,上海板球协会队凭借稳健的攻防体系与默契配合,在决赛中击败中国香港队,摘得男子专业组桂冠;中国香港队、山东队分列亚、季军。值得关注的是,冠亚军积分差距微弱,彰显出专业组竞争的白热化水平。
男子非专业组的竞争也很激烈,上海政法学院队登顶冠军宝座,济南职业学院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队分获第二、三名。济南职业学院队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与战术执行力,赢得了广泛赞誉。
选拔人才,新秀开始涌现
站在奥运备战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成为中国板球国家队选拔与梯队建设的重要检验场。
在普及推广层面,中国板球依旧大有可为。
比赛期间,国家队成员表现亮眼,是各支球队的主心骨。特别是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输送的运动员耿利军,在男子专业组赛事中发挥出色,以精湛球技助力团队表现,印证了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效。
国家男子板球队技术教练周彩云观察到,“今年参赛队伍相比去年虽略有减少,但每支队伍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证明各队在奥运周期的努力卓有成效”。
比赛十分精彩,在普及推广层面,中国板球依旧大有可为。目前,中国各省市正在积极发展板球运动,已有超过十几个省市开展板球项目,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尤其鼓励青少年参与。板球运动是团队项目,需要5年以上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中国板球运动才刚起步。
虽然目前中国在世界板球领域处于较靠后的位置,但未来有信心逐步提升,以契合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参与到世界主流运动中。202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裁判长、中国板球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刘静民认为,接下来还是需要更多举办各种板球比赛,“目前国内比赛数量已明显增加,由于群众熟悉板球运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国人了解板球已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以及其是世界广泛流行的运动项目,吸引更多人对这项运动感兴趣,逐步参与。”
板球入奥,中国拥抱改变
板球于2023年10月正式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比赛项目,并有望在203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奥运会延续奥运身份,这一历史性突破正深刻改变中国板球运动的发展轨迹。
板球运动目前在国内高校得到较好开展。
赛事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宪忠教授介绍到,仅2024年中国就举办了3场国际级教练员培训班,培养国际二级教练员20余人,填补了高水平师资缺口。同时,基层推广同步发力,如重庆市九龙坡区等多地通过举办青少年锦标赛(U13/U16/U19组)、推动板球进校园等举措,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板球项目正争取“运动员技术等级认定、纳入全运会体系”等政策支持,未来将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单位间及国际性四级竞赛体系,并推广器材简易、时间灵活的6人制板球赛,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
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队等属于世界板球强队。
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板球精神(公平、尊重、自律、团结、平等)与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的实践场。国家队通过系统训练与国际赛事历练,着力提升运动员意志品质与团队协作能力,为奥运征程积蓄力量。
本届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局主办,上海市板球协会承办,并得到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动悦汇体育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办支持。
久联优配-民间配资-实盘配资炒股-免息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