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游泳高峰期来临前,某地几则泳池事故登上热搜,让不少市民对 “救生员是否到位”“水质如何保障”等问题捏了把汗。今天下午,市民商玲瑶带着孩子走进延安中学游泳馆,参加上海市体育局“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之“走进夏日游泳馆”,通过实地参观、科普讲座、互动体验,她和其他19位市民代表不仅解开了心中疑问,更对游泳馆的专业运营与安全管理有了全新认识,大伙直呼“收获满满”。
“以前总担心水质,今天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过滤系统和实时监控数据,心里踏实多了。” 站在游泳池机房内,商玲瑶望着运转的过滤设备感慨道。今年她给孩子报了游泳班,一直牵挂“小朋友皮肤嫩,水质不达标易出健康问题”,而机房里实时跳动的监测数据、一套套规范的水处理装置,让她彻底放下心来。
参观机房
活动现场,场馆技术人员全程演示水质检测流程:从余氯值到pH值,每一项指标的实时读取与解读,都让市民直观感受到水质管理的科学性。延安中学游泳馆经理吕秀源进一步介绍,泳池采用下沉式泳道设计,搭配自动投药机与全自动检测仪,一旦pH值偏离标准,后台会立即报警,确保水质符合卫健委要求。泳道全年恒温28—29摄氏度,室内保暖、浴室等硬件设施完备,水质数据还会同步上传至卫健委平台,实现 全民监督。更贴心的是,水质监测系统能根据人流量调整功率,既保卫生安全,又兼顾节能降耗。
“外地小朋友溺水的新闻让我们很震惊。救生员够不够、安全设施到不到位,是我们最关心的。”互动环节中,家长们有着共同的心声。吕秀源当即给出“定心丸”:“50米标准泳池严格执行‘六岗一巡’,我们还额外配了替补救生员和技术人员,实行一小时一换岗,只有救生员精力充沛,才能全方位观测泳池内每个人的状况。” 随后,专业救生员现场展示了救生设备的规范摆放与日常检查流程,让市民对安全保障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听泳池工作人员讲解
科普讲座环节,长宁区体育局与游泳馆工作人员化身“安全讲师”,从 “高危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到个人健康自查要点、泳池行为规范,再到应急自救方法,逐一细致解读。市民踊跃提问,“孩子游泳前要做哪些热身?”“如何判断场馆是否合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将安全知识讲透,也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为进一步筑牢游泳安全防线,今年上海优化更新了游泳项目告知承诺制度。市体育局提醒,消费者可通过“安心沪动”小程序定期办理告知承诺,主动选择持证备案的游泳场所,下水前务必做好热身,切实履行 “自身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延安中学游泳馆
活动尾声,市体育局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对活动的满意度及未来建议,为完成问卷的市民送上定制纪念品与游泳体验券。据悉,延安中学游泳馆暑假期间已向市民全面开放,晚间高峰时游泳人数达千余人次。
“让孩子了解泳池背后的安全故事,比单纯学游泳更有意义。”这是现场所有参与者的心声。“走进夏日游泳馆”活动,不仅解开了市民的安全困惑,更让“泳池安全无小事”的意识深植人心。
上海市游泳协会举办各类青少年游泳赛事和活动
久联优配-民间配资-实盘配资炒股-免息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